语言
中文 English

欢迎访问成都银行

客服与咨询投诉热线/个人信息保护专员总机: 95507

媒体关注

人民网:成都银行:戏台“龙门阵”传“反诈秘籍”,跨界齐发力护金融安全

2025 . 03 . 12

活动现场。成都银行供图

        “让对方转个脑壳,手遮一哈就能识破AI换脸。这一招硬是要得!”3月7日下午,在成都市锦江区得胜街社区牛市口戏场子古色古香的戏台前,社区李大爷边听边叫好。

        当天,成都银行联合牛市口街道、四川省反诈中心、四川省第一地区人民检察院、四川银行业纠纷调解中心、锦江公安分局牛市口派出所、成都移动等8家单位,在此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坝坝龙门阵•共守钱袋子”主题沙龙直播活动,真实案例讲解,反诈干货妙招分享点燃线上线下——现场社区群众踊跃互动,线上“成都银行视频号”同步直播,成功拉开成都2025年“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的帷幕。

        跨界共治

        金融安全防线延伸社区末梢

        古色古香的戏台上,摆起坝坝龙门阵。来自公安、检察、通信和银行各领域的反诈专家,摆起“反诈龙门阵”,把一条条反诈防非知识揉进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诙谐幽默的“龙门阵”讲法让现场和线上听众津津有味,不停刷出“666”“学到了”“很棒”等点赞。

        活动现场,成都银行反诈专家现场普及了如何切实保护个人的账户安全,提示要妥善保管好个人的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等,并介绍了该行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创新举措,如设置“防诈提示屏”、推出“双人核实”转账服务等。

        “将专业金融防线与社区‘毛细血管’连通,让反诈防非知识借助‘戏台子’飞入千万百姓家。”牛市口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联动银行金融机构创新“金融网格化治理”模式,已培育出“小牛哥”“搭把手”“平安联盟”等群众志愿服务队,担当金融反诈宣传员,普及金融消费者保护知识,主动融入基层治理。“下一步还将与成都银行等单位深度合作,持续创新宣传形式,筑牢反诈防非防线,切实守护居民的财产安全。”

        场景破题

        把晦涩法条变成市井故事

        四川省反诈中心综合防范支队支队长、二级高级警长罗彦加以近期侦破的“虚拟货币投资诈骗案”为例,揭露了诈骗分子的常见手法,并现场演示了如何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拦截可疑来电,现场教学“三看三问”防骗口诀。

        四川省第一地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在金融民商事、涉金融行政案件中申请检察监督的案例和路径。

        四川银行业纠纷调解中心代表向大家详细讲解了发生金融纠纷事件时,消费者申请调解的路径和方式。

        牛市口派出所民警则聚焦老年人群体,解析了“保健品诈骗”“以房养老骗局”等常见套路,并呼吁市民加强家庭内部反诈宣传。

        “大家看好了,现在用AI可以生成‘假脸’视频,”成都银行锦江支行在戏台外摆起了宣传展位,现场科普,“怎么破解它?”当虚拟形象在屏幕里说话的时候,真人突然伸手遮脸,屏幕上假脸瞬间出现不自然扭曲,“当接到可疑视频通话时,只需让对方转头或用手遮脸,AI生成的假脸就会出现扭曲失真。”

        长效护航

        打造金融安全治理新范式

        “未来我们将与更多的街道社区一起,联合共建这样的社区金融安全活动,将金融安全防线不断在社区末梢延伸。”成都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此次活动,“坝坝龙门阵”活动不仅开启成都银行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教育宣传活动的序章,同样是构建长效金融知识教育宣传的范式活动:成都银行借助“戏场子”古为今用,串起街道社区、政法机关、通信运营商等多家机构,协同发力形成社会反诈合力,将原本散落的宣教资源构建成立体化、基层化的金融安全宣传网络,切实帮助群众增强风险意识和提升防范能力。

        牛市口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专场活动接续开展,未来街道将通过与公安、检察、金融以及通信等部门通力合作,真正实现“守住钱袋子”向“管好钱袋子”的治理升级。

        据了解,牛市口街道和成都银行锦江支行联合锦江区人民法院、牛市口司法所,还将在3月11日开展面向新市民(新就业群体)的“汇聚新力量·服务新群体·激活新动能”宣传活动,在“小牛哥驿站”为外卖、配送小哥等新就业群体开展法律维权保护、金融消费者维权保护、反诈防非等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新市民群体风险意识和提升防范能力,并为他们提供现场金融咨询等服务,把为民办实事落到实处。

        随着“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的深入展开,成都银行还将联动社会各界力量,发动全行网点展开多载体、多角度、多形式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走深、走实。

        摘自《人民网》